在618和端午节的双重刺激下,6月方便速食市场狂欢式上涨,购买人次逼近4000万,6月促销无疑提升了方便速食市场接受度,即使7月表现出促销囤货后的销量下滑,但整个市场未来可期。
尤其是速食粉类7月仅阿里下电商平台新增店铺数达到日均59家,热度空前高涨,整个速食粉类销售额也在不断成长,接近长期占据类目榜首的速食面类的销售额。
无厨独家出品速食粉/面电商零售报告
转发+微信获取完整版报告
PART
01
市场小幅回落 粉类较稳定
7月方便速食线上交易额比5月增长12%
整体势头良好
近30天电商平台方便速食交易总额15.7亿元,环比6月36.6亿下降103%,但相比5月14亿增长了12%,618过后销售额大幅下降实属正常,总体比618之前有所提升,市场发展状态良好。
速食面类降幅大交易额低于5月
粉类降幅相对较小
近30天电商平台速食面交易总额4.7亿元,环比6月7.2亿下降34.7%,但相比5月6亿下降了21.7%,618过后销售额大幅下降实属正常,但比起方便速食大品类的降幅,速食面品类降幅更大,成交额甚至低于618前。
速食面中的传统泡面几乎以箱售卖,如618囤货需要很长时间消耗,推断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造成7月交易额大幅下降。
近30天电商平台速食粉交易总额3.08亿元,环比6月4.67亿下降34%,相比5月3.69亿下降了16.5%,比起速食面降幅更小,市场需求更稳定。
PART
02
速食粉面占大头 粉类或超面类
速食粉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
有望超越面类成为品类第一
速食面和速食粉近30日交易金额接近8亿,在方便速食类目下渗透率达到了50%+,速食面类市场交易渗透率提升了9.62%,粉类市场交易渗透率提升了6.1%,上月由于端午节粽子销量冲击,速食面和速食粉的销量下滑至第2/3名,但总体销量仍有较大幅度提升。
本月速食面和速食粉迅速恢复了高市场占有率,但相比618促销带来的销量,本月销量有明显下滑,属于正常状态,但可以很明确看到,速食粉和速食面的市场占有差异越来越小,按照此趋势,速食粉在下月销量有可能赶超速食面。
PART
03
网购规模持续扩大 粉类成热门
网购占社会消费品总额逐月上升
餐饮发展线上条件完善
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5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2%,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网购的持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餐饮零售化的门槛势必会越来越低,会有更多餐饮商户为了拓宽盈利渠道而把线上零售作为品牌增长“第二曲线”。
相比传统餐企
流量变现的大V更有市场
网购、零售化成为越来越多商家的“第二曲线”,但零售部分销售额占比较大的屈指可数,相反如李子柒、日食记这种自带流量进军零售反而会有更高的销量。可重点关注头部美食博主,这一类群体做零售相较传统餐饮零售化,缺乏供应链和研发能力,但走货强,比较适合我们的情况。
速食粉类店铺数增长迅猛
市场竞争加剧
速食面类本月新增商家282家, 同比增长0.76%;速食粉本月新增1760家,同比增长11.15%;速食面新入局的卖家数量还比较平稳,粉类新增数量近2000家,可见粉类市场热度远高于面类,从有交易卖家占比来看,速食面有交易占比增长1个点:491家;速食粉有交易占比下降2个点,但店铺数增加571家,大量新入局的卖家加大了市场竞争度。
PART
04
品牌旗舰销量高 线上成第二曲线
品牌旗舰店表现抢眼
粉类旗舰店贡献品类90%交易额
根据阿里官方数据显示,速食面类旗舰店、专营店数量相差不大,旗舰店交易额对品类贡献率是49%专营店25%,旗舰店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经营多个品牌的专营店贡献也不小,对比之下粉类旗舰店交易贡献率达到81%,其余类型店铺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品牌活动对销量排行影响相当大
在速食面销量榜的店铺中,旗舰店占比49%,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消费者购买产品对旗舰店的认可度比其他类型店铺高;在销量前十的旗舰店中几乎都是常年榜单上的品牌,如拉面说、三养、阿宽等,这些店铺近7日几乎都是负增长,当然,这跟618后的冷却期有关。
但五谷道场和新品牌小厨有面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314%和40000%+,五谷道场因为做了促销,小厨有面则是因为薇娅带货,152万销售额几乎全部来自薇娅。品牌活动对榜单排名影响非常大,但真实盈利情况品牌方自己才知道。
传统泡面地位依旧
升级速食面偏清淡
健康概念逐渐兴起
旗舰店售卖产品上榜数量占51%,销售金额占比65%,旗舰店为整个速食面市场贡献的销售额远超其他类型店铺,其原因在于上榜单品多、单商品单量高、客单价较高;
从top10图表可以看出,速食面中传统方便面和升级速食面占比为4:6,前10拉面说一个品牌就占了3位,且都是他们的招牌产品日式叉烧豚骨,top100的榜单中,传统泡面高频词汇“火鸡面、爆辣、芝士、咸蛋黄、酸辣粉”,升级速食面高频词汇则是以清淡口味为主“日式豚骨、肥牛、葱油”,“低卡魔芋面”本期出现频次很高。
阿里数据显示,本月最热门速食面口味:红烧牛肉
粉类品牌创业营
各种细分品类新品牌争抢市场
粉类头部品牌已大致形成,螺蛳粉品牌占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品牌“贫富差距大”,CR10占整个速食粉市场的41%,剩下的17539个店铺只占有59%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速食粉类交易top榜中,旗舰店交易金额占比达到81%,速食粉类几乎以旗舰店形式售卖产品,部分品牌螺蛳粉、酸辣粉会有其他类型店铺,同时也可以说明粉类品牌的渠道能力可能不如面类来得强(速食面类传统冲泡面渠道商远强于新兴品牌),在品牌top10排行中,螺蛳粉品牌占80%,螺蛳粉还是拉动速食粉类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好欢螺销售额远高于其他品牌,且本周交易持续增长
观察发现,螺蛳粉头部品牌基本已定,降价或直播对销售额影响极大,不时会有“面生”的螺蛳粉品牌出现,可以推测螺蛳粉市场接受度已经较高,但同质化程度也高,消费者容易受价格影响导致品牌忠诚度不高
本月最受欢迎速食粉类口味:
酸辣、香辣、小龙虾、螺蛳粉
销售top10的产品,仅阳际山野的南昌拌粉挤进了第8名,其余9位全是螺蛳粉,好欢螺在销量前十的产品中占了4个名额,可能进行了推广;此外,top100榜单内,除开螺蛳粉,鸭血粉丝汤、南昌拌粉、酸辣粉出现次数相对较高,其中回味赞鸭血粉丝是通过直播带货新上榜的品牌。
据阿里数据显示,本月最受欢迎速食粉类口味:酸辣、香辣、小龙虾、螺蛳粉
PART
05
市场趋势
市场教育情况良好
方便速食有望成为国民日常消费
在日本韩国,拉面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常备食品,今年疫情诚然是方便速食进一步被大众接受的助推器;再加上网络购物的持续发展、618电商促销等,无异都加快了方便速食走进千家万户的步伐。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我国单身独居青年人数将会升至9200万人,这一人群有经济能力由对美食的追求,但是却不想承受一人外出就餐的尴尬。
目前我国方便速食仅单一电商平台6月销量就达到了36.6亿,成交人数达到3665万人次,就这一数据来看,市场还有扩大空间。
粉类成长速度超过面类
小品类“出头”难
618之后,粉类店铺增加1760家,同比增长11.15%,平均每天新开59家店,七月粉类店铺总数达到了17878家,在整个方便速食行业店铺总数的23.49%,其中卖家成交率47%,竞争相对激烈。
粉类店铺分部情况如图:广西1597家,河南1586家,广东1338家,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电商平台粉类产品大多是螺蛳粉天下,而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广西1597家店中,有交易卖家有1121家,卖家成交率高达70.2%,相比河南卖家成交率52%,广东卖家成交率58%,以螺蛳粉为主支柱产业的广西成交率高出十几个点,是否可以说明螺蛳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离巨头形成之日还早?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程度并不高
比起螺蛳粉的风光,其他地方特色粉类就显得黯然失色,表现出色的寥寥无几,这可能需要同一品类多个品牌发力攻打市场,从目前数据来看粉类小品类“出头”之日尚不明确。
产品口味变化呈现出“季节性”
健康风吹起
“重口味”一直是方便食品的主线,麻辣、酸辣、劲辣是各个品牌必备款。但在这个月的销售排行榜中,“日式豚骨、椒麻肉燥”等相对清淡的口味占有很大比例,有可能和天气因素相关,热天更倾向于吃清淡的食物,冷天就更喜爱重油重辣。
此外,魔芋面食品在销量top100产品中,占据了几个比较好的排名,拉面说、自嗨锅也推出了魔芋面、燕麦面产品,有你一面新推出了紫薯面、菠菜面等健康概念产品,健康趋势也是各大品牌摸索方向
小品牌逆袭三部曲
产品、营销、资本
小品牌虽然不及大品牌的巨大影响力,但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灵活、年轻化以及聚焦专注于主业的发展模式,也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若要实现较强的竞争力,首先在产品质量上要做到一定的保障;其次是在产品配方的研发上进行更多的投入,从而吸引消费者;此外,也可依托资本力量,不断完善渠道构建和品牌宣传。
报告结论
618后市场有所回落,长期依然看好
618很多人都囤了货,消耗存粮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销量下降在正常范围内。方便速食成为日常食品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目前这个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品牌营销投入大,产品力提升复购
以李子柒螺蛳粉为例,除了淘宝站内引流,李子柒团队还投放了大量的抖音、B站博主进行引流,营销投入很大,因此品牌更应该把控好产品质量,形成口碑迎来自然流量。
速食粉类新开店铺日均59,竞争加剧
速食粉类近两月新开店铺增长迅猛,市场竞争压力大,头部效应明显,CR10交易额占比41%,螺蛳粉太过抢眼,其他品类还待发展,但单一品牌能力有限,可能需要行业集体教育市场,增长品类势能。
全渠道成为品牌角逐方向
大部分线上头部方便速食商家已经在线下铺开销售渠道,餐饮线上化、电商实体化,市场融合趋势会越来越明显。